鈦媒體注:在阿里即將收購網易考拉的消息被曝后,過去一個月,整個互聯網圈都在猜測,這筆交易的走向。
9月6日,網易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同時,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云音樂此輪7億美元的融資。
其中阿里20億美金收購網易考拉的金額,已經超過了當年騰訊入股京東的金額,僅次于阿里283億人民幣入股蘇寧易購。
對于這筆交易,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很高興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這符合網易在新時期下的戰略選擇,有利于各方的長遠發展。
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也透露,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經理劉鵬將兼任考拉CEO,考拉將保持獨立品牌運營。
網易考拉CEO張蕾的內部信
隨后,網易考拉CEO張蕾也在內部信中確認了這一消息,并表示將擔任天貓進出口業務顧問。
實際上,外界普遍認為考拉還沒有到非賣不可的地步,曾經丁磊希望通過電商再造一個網易,況且考拉所引領的網易電商業務在今年二季度還為集團貢獻著可觀的增長率。
但不得不承認,經過今年年初網易對內部業務的結構性調整,丁磊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電商夢”。
而隨著考拉告別網易加入“阿里動物園”,跨境電商已然“變天”,網易也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引擎了。
如果在今年8月前,有人說網易要賣掉考拉,你一定會覺得這是個笑話。從2015年成立至今,網易考拉長期維持著在跨境電商領域的頭部位置。
據艾媒數據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數據,在市場份額上,網易考拉第九次蟬聯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份額行業第一。其中網易考拉、天貓國際和海囤全球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7.7%、25.1%以及13.3%。
今年二季度網易的財報顯示,在網易游戲業務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網易考拉所代表的電商業務電商業務凈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20.2%;與之相比,網易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114.3億元,但同比增長只有13.6%。在營收占比層面,電商營收在二季度占比再次擴大,占到了總營收的27.96%。
在這樣的業績下,誰都不會料到承載著丁磊“電商夢”的網易考拉,會被放棄。
時間撥回到8月13日,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網易考拉正在進行融資,融資方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其中,阿里巴巴方面有望以20億元,整體收購網易考拉。但目前尚未敲定具體融資或并購對象。
隨后,《財經》表示阿里和考拉目前談判結果基本確定,收購價格在幾十億美金左右,正在討論具體細節。
8月15日,據財新報道,阿里巴巴收購網易考拉的交易已確定,價格為2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將以全現金方式支付。
對此,鈦媒體曾向網易考拉方面求證,得到的回復是不予置評。
但到了8月20日下午,有消息稱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最終否決了該收購案。
有報道稱,雙方談崩的原因是,阿里巴巴20億美元收購的目標除網易考拉外還包括網易云音樂、網易研究院等部分業務,這樣的方案觸及到了丁磊的底線,因此這場并購無疾而終。
不過,事后的傳聞證明,這似乎只是靴子落地前雙方釋放的煙霧彈。
當外界以為這場交易已經告吹,9月4日又有消息傳出,本周內這場收購將完成交割,交易金額約20億美金,網易考拉將被納入天貓進出口事業部,品牌不變。天貓國際會派不少于十人管理層,現天貓國際商品中心負責人劉一漫將出任CEO。
對于這條消息,網易方面對鈦媒體的回應仍然是“不予置評”。
在美東時間9月5日納斯達克收盤后,雙方的一紙聲明不僅證實了此前的傳聞,還公布了阿里領投網易云音樂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的消息。
跨境電商的賽道,一下子變了天。但為何丁磊要將尚處高位的考拉,拱手讓人?
在2015年面世后,網易考拉領銜的電商業務成長為網易的增長引擎。當年的年報中,乘著跨境電商風口的考拉幫助集團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營收驟升至36.99億元,是2014年的11.02億元的3倍多。
2016年,電商業務在網易總營收中的占比達到11.9%,到了2018年,占比已經高達28.64%。
彼時游戲作為網易傳統的業務板塊下滑明細,在2016到2018三年營收增速分別為61.6%、29.67%、10.77%。
坐擁游戲與郵箱兩大流量池的網易急于為自己尋找新的增長引擎,丁磊在2016年公開表示,希望未來三到五年,考拉可以達到500億元至1000億元的規模,在電商戰場再造一個網易。
一時間,主打跨境電商、消費升級概念的考拉與嚴選扛起了集團的增長勢頭。
根據2016年年報,2016年網易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凈收入達到80.4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17.5%。而在2017年,網易全年電商業務凈收入為116.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9%,占總營收的21.6%。
顯然,此時的考拉是丁磊的心頭好。但僅過了一年,電商板塊就出現了滑坡。
2018年Q4及全年財報顯示,網易電商業務全年增速從156.9%放緩至64.82%,電商業務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低至4.5%。對比之下,盡管在線游戲服務的增速下滑,但2018年第四季度在線游戲服務的毛利率仍維持在62.8%的高位。
到了2019年Q2財季,網易電商業務增速為20.2%依舊超過了游戲業務,毛利率為10.9%。自2017年四季度開始單獨分拆之后,電商業務單季度同比增速最低的一個季度。
這意味著,網易電商業務的擴張遭遇了瓶頸。
對此外界有觀點認為,由于網易電商業務的主流消費人群身處一二線城市,消費紅利也已經見頂,流量成本激增。而考拉長久以來堅持的“自營倉儲”對其造成了沉重的資金壓力。
與此同時,考拉因“假貨風波”使得自己的供應鏈遭受了質疑,而庫存問題也壓的網易喘不過氣來。
有數據顯示,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在7個季度里,有5個季度網易電商庫存金額高于現金額,平均存貨為51億元,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一度達到了63億元。
毫無疑問,電商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雞肋,這一切都考驗著丁磊的耐心。
從公開信息看,網易很清楚考拉在供應鏈、自營倉儲等方面巨大的資金缺口,一直試圖引進外部投資,并也表達過獨立IPO的愿望。今年2月,財新網還報道過,考拉嘗試與亞馬遜中國合并,以共享供應鏈緩解壓力。
為了突破業務瓶頸,考拉在供應鏈、倉儲、品牌流量層面做了很多嘗試。今年6月在寧波建立了全國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跨境智慧保稅倉,并上線短視頻頻道、“考拉ONE物”和直播功能。
隨著這些設想的告吹,考拉等電商業務增速的放緩、利潤率走低以及成本的增加,迫使網易重新思考電商業務的出路。
如今看來,這一切都于事無補。
實際上,跨境電商一直是阿里重點布局的業務。
2016年馬云在博鰲論壇倡議,建立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婦女和年輕創業者更方便地進入全球市場,將全球化思維更深地注入阿里文化之中。
在框架之中,天貓國際負責阿里大進口戰略的執行。對此,張勇就曾表示,跨境電商絕不是一時風口,而是在eWTP框架下,非常有可能開創全球新經濟貿易體系以及新經濟特區的窗口機會。
2018年11月,張勇還宣布未來5年,阿里將實現全球2000億美元進口額的目標。
2019年3月,天貓國際在第一屆進博會的啟動大會上,正式升級為阿里大進口事業部,并宣布會持續加大投入,在5年內實現超過120個國家與地區的進口覆蓋,商品從4000個品類擴充到8000個品類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天貓內部也進行了架構調整,原本向靖捷匯報的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變為直接向張勇本人匯報。
今年年初,劉鵬還發布了天貓國際2019年的重點戰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升級直營業務,與平臺業務組建“雙輪驅動”模式賦能全球品牌;打造海外倉直購新模式,為海外“小而美”品牌構建全球供應鏈網。
很明顯,阿里決心在跨境業務上持續加碼。
因此,外界就有不少觀點認為,盡管跨境電商這條賽道整體趨于穩定,阿里擁有長線作戰的財力物力。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拼多多,阿里收購考拉既是要防御拼多多的沖擊,更是對自身結構的補完。
從阿里的角度看,考拉的價值首先在其保稅倉與供應鏈體系。目前考拉已經在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都設立了采購點自己來采購,與此同時還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自建保稅倉儲。這套體系能夠幫助阿里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力。
此外,盡管考拉與天貓國際競爭激烈,但一直以來天貓國際的優勢在于美妝,而考拉的核心品類在于母嬰產品。同時,由于考拉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深耕,已經為考拉沉淀了粘性較高的用戶群。
收購考拉,也是天貓國際對品類、供應鏈、用戶結構等方面做的進一步優化。因此,這筆交易無論對于阿里還是基于突破瓶頸的網易來說,是個雙贏的局面。
只是,在壯士斷腕般拋棄考拉后,網易嚴選的未來去向反而更值得玩味。另外,在舍棄電商業務這一顆棋子外,丁磊還能否為網易找到新的增長引擎呢?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高夢陽)
以下為網易考拉大事記:
1.2015年初 網易考拉上線公測。
2.2016年5月 網易考拉率先試點跨境進口商品“次日達”,開創跨境電商行業配送新標準。
3.2017年1月9日 行業報告:2016年網易考拉在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并蟬聯至今。
4.2017年4月起 網易考拉開啟歐洲、澳新、日本、美國招商會,宣布110億美元商品采購計劃。
5.2017年7月 網易考拉會員體系上線。
6.2017年9月 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上線,首創全球優質制造商品牌孵化器模式。
7.2018年2月9日 網易考拉參加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參與制定《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標準框架》。
8.2018年4月28日 網易考拉首家線下店在浙江杭州大廈開業。
9.2018年11月6日 首屆進博會上,網易考拉與110家企業簽訂200億元人民幣采購框架。
10.2019年6月5日 全國規模最大、自動化技術最先進的網易考拉1號倉在寧波正式開倉。